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单位应承担刑事责任,一般采取双罚制,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在特殊情况下,也可能实行单罚制,仅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单位犯罪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双罚制:这是单位犯罪处罚的主要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多数条款针对单位犯罪采用双罚制。例如,《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处罚。对单位判处罚金,通常根据犯罪的性质、情节、危害后果等因素综合确定罚金数额。而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是因为他们在单位犯罪中起到了组织、策划、实施等关键作用。

单罚制:在少数情况下,法律规定实行单罚制。比如《刑法》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的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依法负有信息披露义务的公司、企业犯此罪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而不处罚单位本身。这主要是考虑到在某些单位犯罪中,单位的行为可能是在特定背景下,为了单位的整体利益,但单位本身并非主要的获利主体,或者处罚单位可能会对众多无辜的单位成员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只处罚相关责任人员。

单位犯罪的认定和处罚是一个复杂的法律问题,需要依据具体的法律规定和案件事实进行准确判断和处理,以确保罪责相适应,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法律秩序。

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什么责任(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十条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十一条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