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试用期超过法定试用期,用人单位应当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不同期限的劳动合同,其试用期是有明确限制的。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如果用人单位违反上述规定,与劳动者约定的试用期超过了法定试用期,就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具体的赔偿方式是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例如,小张与公司签订了一份期限为一年的劳动合同,公司却与其约定了三个月的试用期。而根据法律规定,一年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那么该公司约定的试用期就超过了法定试用期一个月。假设小张试用期满后的月工资是5000元,公司就需要按照5000元的标准,向小张支付一个月的赔偿金,即5000元。

需要注意的是,劳动者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应及时收集相关证据,比如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等,以证明试用期的约定以及工资情况。如果与用人单位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在实际操作中,要遵循法定的程序和时效要求,确保能够顺利获得应有的赔偿。

约定试用期超过法定试用期怎么赔偿(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三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