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驾照会被吊销。并且若是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的,将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对于肇事逃逸的情况有明确的处罚措施。该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这意味着,一旦发生肇事逃逸行为,无论是否构成犯罪,驾照都会被吊销。如果肇事逃逸情节较轻,不构成犯罪,虽然不会面临终生禁驾,但也会面临吊销驾照的处罚,并且在规定期限内不能重新考取。而如果肇事逃逸造成了严重后果,构成了犯罪,比如导致他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等,那么除了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外,还会被终生禁驾。
肇事逃逸是一种严重违反交通法规和道德准则的行为。它不仅会使受害者得不到及时的救助和赔偿,加重受害者的痛苦和损失,还严重破坏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和社会公序良俗。法律对肇事逃逸给予吊销驾照甚至终生禁驾的处罚,就是为了起到威慑作用,促使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后积极承担责任,及时救助伤者,配合相关部门处理事故。
所以,肇事逃逸这种行为必然会导致驾照被吊销,情节严重的还会面临终生禁驾的严厉处罚。驾驶员应当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发生事故后正确处理,而不是选择逃逸。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