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产权房买卖协议应包含双方基本信息、房屋基本情况、价格及付款方式、交付时间、双方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内容,但需注意小产权房买卖存在较大法律风险。

产权房是指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未办理相关证件,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其产权证不是由国家房管部门颁发,而是由乡政府或村政府颁发。以下是一份小产权房买卖协议的大致写法及要点。

协议开头部分:首先要写明协议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等,确保信息准确无误,以便在后续可能出现的问题中能够有效沟通和联系。

房屋基本情况:详细描述房屋的具体位置,如坐落于哪个村、哪条街道、具体的门牌号等;房屋的建筑面积、户型结构等也要明确说明。同时,要注明房屋的用途,是住宅、商用还是其他用途。

价格及付款方式:明确房屋的总价款,以及付款的具体方式和时间节点。例如,可以约定签订协议时支付一定比例的定金,在房屋交付时支付剩余款项;也可以约定分期支付,明确每期支付的金额和时间。

交付时间:确定房屋的交付时间,包括交付房屋钥匙、相关证件等。同时,要约定在交付时房屋的状态,如是否装修、附属设施是否齐全等。

双方权利义务:对于卖方,要保证对房屋有处分权,不存在任何产权纠纷和债权债务问题;在交付房屋后,协助买方办理相关手续。对于买方,要按照约定支付房款,合理使用房屋等。

违约责任:明确双方若违反协议约定应承担的责任。例如,卖方若未按时交付房屋,应承担一定金额的违约金;买方若未按时支付房款,也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需要强调的是,小产权房买卖存在诸多法律风险。因为小产权房没有国家颁发的房产证,其买卖行为可能不受法律保护。一旦遇到拆迁、土地征收等情况,购房者的权益很难得到保障。所以在签订小产权房买卖协议前,一定要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谨慎做出决定。

小产权买卖协议怎么写(0)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五百九十五条

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第五百九十六条

买卖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标的物的名称、数量、质量、价款、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包装方式、检验标准和方法、结算方式、合同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等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