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罪中对于侵占5000元手机的认定,需从犯罪构成要件出发判断。要看是否满足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拒不退还,且数额较大这几个条件。一般来说5000元已达到部分地区关于侵占罪数额较大的标准,若符合其他要件则可能构成侵占罪。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对于侵占5000元手机的认定,在主体方面,侵占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在主观方面,要求行为人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为己有。比如捡到他人手机后,明明知道这是别人的东西,却想着据为己有,不想归还。

客观方面,要满足几个要点。一是要有通过正当、善意、合法的手段持有他人财物的先行行为。如果是代为保管他人手机,那么就符合这一先行行为。二是要将他人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拒不退还。例如,手机主人要求归还手机,而行为人找各种理由拒绝归还,或者直接消失不见。三是数额较大。虽然法律没有统一明确“数额较大”的具体标准,但部分地区司法实践中,5000元通常是达到了数额较大的标准。

侵占罪属于亲告罪,即需要被害人亲自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法院才会受理。所以,当遇到侵占5000元手机的情况时,被害人要积极收集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然后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侵占罪5000元手机如何认定的(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