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期间离婚协议要有效,需满足主体适格、协议内容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合法合规、协议形式符合要求等条件,内容应涵盖自愿离婚、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方面且表达清晰明确。
离婚协议有效的前提条件很关键。从主体上看,签订协议的双方必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能够清晰理解协议内容并承担相应法律后果。协议内容必须是双方真实的意愿表达,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例如,一方以威胁对方生命安全等方式强迫对方签订的离婚协议是无效的。同时,协议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在协议的形式方面,离婚协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书面协议能够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日后产生纠纷时无据可查。
从内容上来说,一份有效的离婚协议应包含以下重要部分。一是表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愿,这是离婚协议的核心要素之一,要明确、清晰地表达双方均是出于自主意愿解除婚姻关系。
二是子女抚养问题。要明确子女的抚养权归属,是归父亲还是母亲,同时要对抚养费的数额、支付方式和期限作出详细约定。比如,抚养费可以按月支付,支付到子女年满十八周岁为止。还应考虑探视权的问题,规定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探视子女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等,以保障子女能够与父母双方保持良好的关系。
三是财产及债务处理。要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明确的分割,包括房产、车辆、存款、投资等。对于每一项财产,要说明归哪一方所有。同时,要对夫妻共同债务的承担作出约定,明确各自承担的份额。例如,夫妻双方共同贷款购买的房屋,离婚后贷款由哪一方继续偿还等。
离婚协议签订后,需要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手续,经婚姻登记机关备案后才正式生效。在此过程中,婚姻登记机关会对协议内容进行审查,确保其符合法律规定和相关要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