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财产房产分割流程一般包括确定房产性质、协商分割方案、若协商不成则提起诉讼、进行房产评估、法院判决或执行协议、办理产权变更等步骤。
要确定房产的性质。这是整个分割流程的基础。判断该房产是夫妻共同财产还是一方的个人财产。如果是婚后夫妻双方共同出资购买,无论登记在一方还是双方名下,通常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若一方在婚前购买,婚后共同还贷,那么该房产可能部分属于个人财产,部分属于共同财产。
接下来是协商分割方案。夫妻双方可以就房产的分割进行沟通和协商。双方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如经济状况、对房屋的需求程度等,提出各自的意见,尝试达成一致的分割方案。协商可以是私下进行,也可以在亲属、朋友或相关调解机构的参与下进行。
若协商不成,则需要提起诉讼。任何一方都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并请求对房产进行分割。在诉讼过程中,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如购房合同、付款凭证、房产证等,以证明房产的购买情况和资金来源等信息。
然后进行房产评估。在很多情况下,法院会要求对房产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市场价值。评估通常由专业的房地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结果将作为分割房产的重要参考依据。
之后法院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进行判决。如果双方达成了协商一致的分割协议,法院也会对协议进行审查,若协议合法有效,会按照协议内容进行处理。
办理产权变更。如果房产分割后需要进行产权变更,双方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到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产权变更手续。需要携带法院的判决书、协议书、房产证等相关文件,完成产权的转移和变更,以确保房产的分割得到最终落实。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