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离婚时,起诉费一般在原告向法院提交起诉状时缴纳。若原告当场无法缴纳,法院会给予一定的缴费期限,通常要求在收到缴费通知的次日起七日内缴纳。

在我国的民事诉讼程序中,起诉离婚属于民事案件范畴,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应当按照规定交纳案件受理费。当夫妻一方决定通过诉讼方式解除婚姻关系,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时,法院在对起诉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后,如果认为符合立案条件,会向原告发出受理案件通知书以及缴纳诉讼费用的通知。

通常情况下,原告需要在提交起诉状的同时缴纳起诉费。这是因为缴纳诉讼费用是立案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完成缴费,案件才会正式进入审理流程。不过,在实际操作中,考虑到当事人的实际情况,若原告当场不能缴纳起诉费,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一定的宽限期。一般而言,法院会要求原告在收到缴费通知的次日起七日内完成缴费。

如果原告未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起诉费,又没有按照规定申请缓交、减交或者免交的,法院将按自动撤诉处理,这意味着该离婚诉讼案件将不会继续审理。若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涉及财产分割的数额发生变化等,导致诉讼费用需要进行调整,法院也会及时通知当事人补缴或者退还相应的费用。所以,起诉离婚的当事人一定要关注起诉费的缴纳时间和相关规定,避免因未按时缴费而影响案件的正常审理。

起诉离婚起诉费什么时候交(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