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衅滋事与故意伤害哪个更严重不能简单一概而论,需结合具体犯罪情节判断。一般而言,故意伤害罪可能处罚更重,尤其是致人重伤、死亡时;但寻衅滋事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等严重情节时,量刑也不轻。

一、法律规定的量刑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而寻衅滋事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寻衅滋事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从法定刑上限来看,故意伤害罪最高可判处死刑,寻衅滋事罪最高为十年有期徒刑,从这个角度,故意伤害罪似乎更严重。

二、不同情节的对比如果故意伤害仅造成轻微伤,不构成故意伤害罪,可能会面临治安处罚。而寻衅滋事即使情节较轻,只要符合寻衅滋事的构成要件,就可能构成犯罪。比如,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即便没有造成他人身体伤害,也构成寻衅滋事罪。如果故意伤害行为导致他人重伤或死亡,此时故意伤害罪的处罚明显要比寻衅滋事罪重得多。

三、对社会危害性的考量寻衅滋事罪破坏的是社会公共秩序,其行为往往是出于耍威风、取乐等动机,针对不特定的对象实施,容易引起社会公众的恐慌,对社会秩序的破坏较为明显。故意伤害罪主要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危害对象通常是特定的。所以,在一些情况下,寻衅滋事行为可能因对社会秩序的严重破坏而受到严厉惩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八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

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三十一条

民事主体行使权利时,应当履行法律规定的和当事人约定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