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离婚分两种情况,协议离婚只要双方自愿并符合法定程序,通常会准予;诉讼离婚中,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法院在审理时会综合诸多因素判定是否准予离婚、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等问题。

在法律层面,对于怀孕时离婚的判定有着明确的规定。协议离婚,当夫妻双方都自愿离婚,并且就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时,他们可以签订书面离婚协议,然后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婚姻登记机关在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离婚,且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会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这种情况下,只要双方达成一致且符合程序,离婚通常能够顺利进行。

诉讼离婚则相对复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二条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是,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这里所说的“确有必要”,一般是指男方有正当理由、女方有重大过错的情况下或有重大的紧迫事由时,如女方与他人通奸怀孕等情况,法院可能会受理男方的离婚请求。

在判定是否准予离婚时,法院会依据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来判断。如果存在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等情形,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关于财产分割,法院会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由于女方处于怀孕状态,在财产分配上可能会适当倾向女方,以保障女方和胎儿的生活。

对于子女抚养问题,因为孩子尚未出生,所以主要是考虑女方的意愿和实际情况。一般情况下,孩子出生后大概率会由女方抚养,男方需要支付抚养费。抚养费的数额会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二十三条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工伤保险条例》 第二十五条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