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父母遗产房屋被大儿子强占时,可先尝试与大儿子协商解决,若协商无果,可收集相关证据,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或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发现父母遗产房屋被大儿子强占后,其他继承人可以尝试与大儿子进行沟通协商。以亲情为基础,心平气和地表达自己对遗产分配的合理诉求,了解大儿子强占房屋的原因,看是否能够通过协商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例如,大儿子可能存在一些误解,认为自己对父母尽了更多的赡养义务,所以应该独自占有房屋,通过协商可以消除这些误解。
如果协商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接下来可以考虑寻求第三方调解。可以向当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由专业的调解员介入,对双方进行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事实情况,公正地进行调解工作,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这种方式相对温和,能够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
若调解也无法解决问题,就需要通过诉讼途径来解决。在提起诉讼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最重要的是收集相关证据,包括父母的死亡证明、房屋产权证明、遗嘱(如果有)、能够证明各继承人身份关系的材料等。这些证据是支持自己诉求的关键。
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明确自己的诉讼请求,如要求分割遗产房屋、要求大儿子返还房屋等。在诉讼过程中,要积极配合法院的工作,按时参加庭审,如实陈述事实。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审理,并作出公正的判决。如果大儿子仍然拒不执行判决,胜诉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以实现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