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具体属于几级伤残需依据实际情况,由专业机构鉴定得出,可能从一级到十级不等。

工伤认定中,脑出血的伤残等级判定是一个复杂且严谨的过程,不能简单直接确定。要明确脑出血是否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这是认定为工伤的基础。只有被认定为工伤后,才会进入到伤残等级鉴定环节。

影响脑出血伤残等级的因素众多。脑出血的部位不同,对身体功能的影响差异很大。例如,如果出血发生在脑干等关键部位,往往会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可能会评定为较高等级的伤残。而若出血部位相对不那么关键,对身体整体功能影响较小,伤残等级可能就会低一些。

脑出血造成的后果也是评定的重要依据。如果脑出血导致了长期昏迷、植物生存状态,这种情况通常会被评定为一级伤残,这是最严重的伤残等级。若造成了偏瘫,根据偏瘫的程度,可能评定为二级到四级不等的伤残。偏瘫程度越严重,肌力越低,伤残等级越高。

还有一些脑出血患者可能会遗留语言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语言功能障碍包括失语、构音障碍等,认知功能障碍如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等,根据这些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也会对应不同的伤残等级。

肢体的协调性、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等也会在评定中被考虑。例如,患者是否能够自行穿衣、洗漱、进食等,若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要他人完全护理,伤残等级会较高;若只是部分生活需要帮助,伤残等级相对会低一些。脑出血的伤残等级需要由专业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依据相关标准和实际检查情况来综合评定。

脑出血是工伤几级伤残(0)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二十一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工伤保险条例》 第二十二条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