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贷款利息高是否合法需根据具体利率判断,不超过法律规定范围则合法,超过则不合法。不还的话可能面临多种处理情况,如遭遇催收、产生不良信用记录、被起诉等。
首先来看小额贷款利息高是否合法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这里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例如当前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3.65%,那么四倍就是14.6%,如果小额贷款的年利率在这个范围内,就是合法的;若超过这个标准,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如果小额贷款利息在合法范围内,借款人不还款的话,首先会面临贷款机构的催收。初期可能是电话、短信提醒,随着逾期时间延长,催收手段可能会升级,甚至可能会联系借款人的亲朋好友,这会给借款人及其周边人带来困扰。
不还款会对个人信用产生不良影响。如果该小额贷款接入了央行征信系统,逾期记录会被上传到征信报告中,这会影响借款人未来的贷款、信用卡申请等金融活动。即使没有接入央行征信,也可能会被记录到一些民间征信机构,同样会对个人信用产生负面影响。
贷款机构可能会采取法律手段追讨欠款。贷款机构会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借款人偿还欠款。如果借款人败诉,不仅要偿还本金、利息,还可能需要承担诉讼费、律师费等额外费用。若借款人拒不执行法院判决,可能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受到诸多限制,如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等,甚至可能会影响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所以,在面对小额贷款时,要充分了解利率情况,合理借贷并按时还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