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婚,孩子需要在生活安排、情感调适等方面做好应对。生活上要遵循父母离婚协议或法院判决确定的抚养安排,情感上要积极调整心态,必要时寻求外界帮助。
当父母离婚时,孩子在生活安排上会面临重要改变。如果父母是协议离婚,他们会在离婚协议中就孩子的抚养权、抚养费等问题作出约定。通常情况下,孩子会跟随获得抚养权的一方生活,另一方则需要按照协议支付抚养费。抚养费的数额会根据孩子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等因素确定。如果父母是通过诉讼离婚,法院会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孩子的抚养权归属,以及另一方应支付的抚养费金额。孩子需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节奏,比如可能要更换居住地点、转学等。
在情感方面,父母离婚对孩子的心理冲击往往很大。孩子可能会感到悲伤、愤怒、焦虑、自责等复杂情绪。这时,孩子要学会正视自己的情绪,不要压抑它们。可以尝试通过写日记、画画、运动等方式来宣泄情绪。同时,要明白父母离婚是他们之间的感情出现了问题,并不是自己的过错,不要过分自责。
孩子还可以主动与父母沟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告诉父母自己希望他们在离婚后仍然能给予自己足够的关爱和陪伴。如果感觉与父母沟通存在困难,也可以向其他信任的人,如祖父母、老师、朋友倾诉,寻求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如果孩子觉得自己的心理问题比较严重,已经影响到了日常生活和学习,还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心理咨询师能够通过专业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孩子调整心态,走出父母离婚带来的阴影,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六条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