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离婚前财产转移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包括留意财产状况、申请财产保全和收集证据等。
在婚姻关系面临危机时,为防止一方在离婚前转移财产,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可采取以下措施。
留意财产状况:平时要对家庭财产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清楚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包括房产、车辆、存款、投资、股票、基金等。了解银行账户信息,如开户行、账号等;对于房产,要掌握房产证等相关证件信息;对于公司股权,知晓公司名称、股权比例等。这样在发现异常时能及时察觉。例如,若发现配偶突然频繁大额支取现金或有异常的资金往来,就要提高警惕。
加强财产管理:将一些重要的财产证件如房产证、车辆行驶证等交由自己妥善保管。对于贵重物品,也可以进行妥善安置并记录。同时,关注家庭日常开销情况,若出现不合理的大额支出,要及时询问原因。
申请财产保全:在发现对方有转移财产的迹象时,可以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诉前财产保全是在起诉前向法院提出申请,法院会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保全的,会立即执行。但申请诉前财产保全需要提供担保,并且在采取保全措施后30日内要提起诉讼。诉讼中财产保全则是在诉讼过程中提出申请。
收集证据:如果发现对方可能转移财产,要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可以通过拍照、复印资料、录音等方式留存证据。例如,银行转账记录、交易明细、聊天记录等都可能成为证明对方转移财产的有力证据。
寻求专业帮助:可以咨询专业律师,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应对措施。律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并协助处理财产分割等相关事宜。在必要时,还可以申请法院调查取证,查询对方的财产信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九十二条
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