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渎职罪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罪名,而是刑法分则第九章规定的类罪名,包含了多个具体的罪名,如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徇私枉法罪等。

构成要件方面,主体上,渎职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主观方面,渎职罪既可以由故意构成,如滥用职权罪、徇私枉法罪等,也可以由过失构成,如玩忽职守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犯罪行为,或者是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行为。客体上,渎职罪侵犯的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重要保障,渎职行为会破坏这种正常活动,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危害影响方面,渎职行为会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比如一些官员滥用职权,违规审批项目,可能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一些司法人员徇私枉法,会破坏司法公正,损害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影响公众对法治的信任。

处罚方面,根据不同的具体罪名和犯罪情节,处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情节较轻的,可能会被判处拘役或者短期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被判处较长时间的有期徒刑。例如,滥用职权罪,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渎职罪是什么意思(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九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