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离婚时,孩子账户里的钱通常应归孩子所有,夫妻不能对其进行处理。若要使用,需基于为孩子利益考虑,且不能损害孩子的权益。
从法律层面来看,孩子账户里的钱一般视为孩子的个人财产。在法律上,财产的归属以登记等方式来确定,既然钱存于孩子账户,在无相反证据的情况下,就属于孩子。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解除过程中,只能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而不能涉及孩子的财产。
关于孩子账户资金的来源,如果是孩子通过接受赠与、继承等合法途径获得的财产,这些财产的所有权明确属于孩子。例如,孩子在过年时收到的压岁钱,或者是亲属明确赠与孩子的款项等。这些资金一旦进入孩子账户,就形成了孩子独立的财产。
若夫妻一方或双方想动用孩子账户里的钱,必须是为了孩子的利益。比如,为孩子支付教育费用、医疗费用等。但在使用时,需要有合理的支出记录和用途说明,以证明是为了孩子的利益。如果夫妻一方擅自将孩子账户里的钱用于个人消费、偿还个人债务等非为孩子利益的用途,这是不合法的,可能会损害孩子的合法权益,另一方有权提出异议并要求纠正。
如果在处理孩子账户资金问题上夫妻双方产生争议,可以通过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可以寻求法律途径,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裁决,以确保孩子的财产权益得到妥善保护。夫妻离婚时要尊重孩子的财产权利,不能随意处置孩子账户里的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