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逮捕后仍处于侦查阶段,此阶段主要由公安机关继续开展侦查工作,嫌疑人一方可通过委托律师为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等方式应对。

当犯罪嫌疑人被批准逮捕后,侦查工作并未结束,而是继续在侦查阶段推进。在这个过程中,公安机关会按照法定程序进一步开展侦查活动。

公安机关的侦查工作:公安机关会围绕案件事实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调查。他们会收集与案件相关的各种证据,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例如,对于一起盗窃案件,公安机关可能会重新勘查犯罪现场,寻找新的线索和证据;对证人进行再次询问,核实相关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进一步的讯问,深挖其犯罪细节和可能存在的其他犯罪行为。公安机关还会对证据进行审查和固定,确保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同时,根据侦查的进展情况,公安机关会对案件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其他同案犯,是否有遗漏的犯罪事实等。

嫌疑人一方的应对措施:一方面,嫌疑人可以委托律师为自己提供法律帮助。律师在侦查阶段具有重要作用,他们可以会见嫌疑人,了解案件情况,为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告知其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例如,律师可以向嫌疑人解释在侦查阶段如何正确应对讯问,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另一方面,律师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为嫌疑人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如果嫌疑人符合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条件,律师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申请。律师还可以对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进行监督,确保其依法进行。如果发现公安机关存在违法行为,律师可以提出申诉和控告,维护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批准逮捕后的侦查阶段是一个关键时期,公安机关会全力侦查案件,嫌疑人一方也应积极采取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批准逮捕还在侦查阶段怎么办理(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六条

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第一百六十三条

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