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车祸处理的正确流程包括立即停车、确保安全、拍照取证、记录信息、协商责任、报保险、快速撤离现场、前往理赔点处理。
当发生轻微车祸时,首先要做的是立即停车。无论事故多么轻微,随意驶离现场都可能导致严重的法律后果,甚至被认定为肇事逃逸。停车后,要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打开危险警示灯(双闪灯),在车辆后方适当距离放置三角警示标志,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特别是在高速公路等车速较快的路段,更要格外注意安全防护。
接着进行拍照取证。使用手机或相机对事故现场进行多角度拍摄,包括车辆的整体位置、碰撞部位、刹车痕迹、交通信号灯、标志标线等。照片要清晰、全面,能够反映事故发生时的真实情况,这些照片将作为后续处理事故的重要证据。
然后记录双方车辆的信息,如车牌号、车型、颜色等,以及双方驾驶员的姓名、联系方式、驾驶证号、行驶证号和保险信息等。准确记录这些信息有助于后续的沟通和理赔。
之后双方可以协商事故责任。根据事故发生的实际情况,判断是一方全责、双方同等责任还是其他责任划分方式。如果双方对责任认定没有争议,可以达成一致意见。
及时向各自的保险公司报案,告知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等信息。保险公司会根据情况指导后续的处理流程。
为了不影响交通,在完成上述步骤后,应尽快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方,如应急车道、路边等。
双方可以约定前往交通事故快速理赔服务中心进行处理。在理赔中心,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引,提交相关材料,进行定损、理赔等手续。通过快速理赔服务中心处理轻微车祸,能够提高处理效率,减少当事人的时间和精力成本。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条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