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量喝酒后多久能开车没有固定的时间标准,通常与饮酒量、酒的种类、个人体质等因素有关,一般可能需要6 - 24小时甚至更久。
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较为复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饮酒量和酒的种类,不同的酒类酒精含量不同,例如啤酒的酒精含量一般在3% - 5%,葡萄酒酒精含量约为10% - 15%,白酒的酒精含量则可高达40% - 65%。即使是少量饮酒,如果饮用的是高酒精度的白酒,体内的酒精含量也可能比喝同等量的啤酒要高很多,代谢所需的时间也会更长。
个人体质也是关键因素之一。不同人的肝脏中解酒酶的活性和数量存在差异。有些人解酒酶活性高,能够较快地将酒精分解代谢;而有些人解酒酶活性低,酒精代谢速度就会较慢。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也会对酒精代谢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年轻人的代谢能力相对较强,而老年人和女性的代谢能力可能相对较弱。
从安全角度考虑,为了确保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低于酒驾标准(我国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为饮酒驾车;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为醉酒驾车),少量饮酒后最好间隔较长时间再开车。如果只是喝了少量啤酒,可能6 - 12小时后体内酒精能基本代谢完;但如果喝了少量白酒,可能需要12 - 24小时甚至更久。
最保险的做法是,在饮酒后通过酒精测试仪进行检测,确定体内酒精含量已低于酒驾标准后再开车。或者选择代驾、公共交通等方式出行,避免因酒驾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和安全隐患。

法律依据: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 4.1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认定为饮酒驾车。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认定为醉酒驾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