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后一般不存在抚养权判定问题。因为通常情况下,子女年满18周岁已为成年人,父母对其不再具有法定抚养义务,也就无需判定抚养权归属。但存在特殊情况,若子女虽已满18岁,却因尚在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此时父母仍需履行抚养义务,抚养权判定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一、一般情况根据法律规定,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当子女年满18周岁,在法律上就属于成年人,能够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和条件。从这个角度来说,父母对其抚养教育的法定义务已经完成,也就不存在抚养权归属的问题。例如,子女年满18岁后考上大学,在经济上可能会依赖父母的资助,但这并非是基于抚养权,而是基于亲情和家庭关系的帮助。

二、特殊情况1. 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如果子女虽然年满18岁,但仍在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无法维持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费用。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双方可以就子女的抚养问题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子女的原则判决。比如,子女18岁时正在读高三,面临高考,此时父母离婚,法院会考虑保障子女能够顺利完成学业,确定抚养责任。

2. 丧失、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若子女因身体残疾、重大疾病等原因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自身劳动获得收入以维持正常生活,父母仍需承担抚养责任。在判定抚养权时,法院会综合考虑父母双方的经济状况、抚养能力、与子女的感情等因素。例如,子女因意外事故导致残疾,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和护理,法院会倾向于将抚养权判给更有经济实力和精力照顾子女的一方。

在特殊情况下进行抚养权判定时,法院始终会以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生活、学习为出发点,综合权衡各种因素,做出最合理的判决。

18岁后离婚抚养权怎么判定(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