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借款指借款人未按照借款合同约定的时间偿还借款本金或利息的行为。

在金融活动中,借款合同是明确借贷双方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文件。合同里会清晰地规定借款的金额、用途、利率、还款时间等关键信息。当借款人未能在合同所规定的还款期限内履行还款义务时,就构成了逾期借款。

逾期借款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对于借款人而言,最直接的后果是需要承担额外的费用。这通常包括逾期利息和违约金。逾期利息一般会比正常借款利率高,这是对借款人未按时还款的一种经济惩罚。违约金则是根据合同约定,在借款人逾期时需支付的一笔款项,其目的也是督促借款人按时还款。

信用方面,逾期借款会对借款人的信用记录造成严重损害。在现代社会,个人和企业的信用记录至关重要。如果在征信报告中出现逾期借款的记录,会影响借款人未来的金融活动。比如,再次申请贷款时,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会因为其不良信用记录而拒绝贷款申请,或者提高贷款利率、降低贷款额度。

从法律角度看,当借款人逾期借款达到一定程度,出借人有权采取法律手段追讨欠款。出借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借款人偿还借款本金、利息和违约金等费用。如果法院判决借款人败诉,而借款人仍不履行还款义务,可能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进而面临一系列限制,如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等。

对于金融市场和社会经济秩序来说,大量的逾期借款可能会增加金融机构的风险,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因此,无论是借款人还是出借人,都应该重视借款合同的约定,避免出现逾期借款的情况。

逾期借款是什么意思(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七十六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七十八条

借款人可以在还款期限届满前向贷款人申请展期;贷款人同意的,可以展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