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自卖口罩可能违法,是否判刑及判几年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如果未取得相关经营资质售卖口罩,可能违反行政管理规定;若售卖的是不符合标准的口罩,情节严重的会构成刑事犯罪,量刑依据不同罪名有所不同。
在我国,经营口罩等医疗器械需要取得相应的经营资质。如果没有获得许可就私自卖口罩,这种行为违反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根据该条例,未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从事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活动的,由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经营的医疗器械和用于违法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材料等物品;违法经营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5倍以上30倍以下罚款。
若私自售卖的口罩属于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用器材,可能触犯《刑法》中的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根据《刑法》规定,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如果售卖的是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口罩,则可能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私自卖口罩存在多种法律风险,其法律后果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判定。在进行相关经营活动时,务必确保遵守法律法规,取得相应的经营许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五条
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
(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