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跑路后,购房者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多种措施来维护自身权益,尽可能挽回损失。若房屋已建成且符合交付条件,可尝试完成房屋交付;若未建成,可考虑解除购房合同、申报债权等,钱的问题要结合具体维权方式和开发商资产清算情况确定能否追回。

当开发商跑路时,购房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应对。

房屋已建成且符合交付条件:购房者首先可和其他业主一起,向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反映情况,请求政府介入协调。因为政府有责任保障购房者的基本权益,会对项目后续事宜进行安排,如指定其他有资质的开发商继续完成收尾工作,从而使购房者能够顺利拿到房屋。同时,购房者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向法院起诉开发商,要求其履行合同交付房屋。胜诉后,凭借法院的判决申请强制执行。

房屋未建成:一是可以考虑解除购房合同。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开发商跑路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购房者有权请求解除合同。在解除合同后,购房者可要求开发商返还已支付的购房款及利息,并承担违约责任。不过,由于开发商跑路,执行可能存在困难。二是申报债权。如果开发商进入破产程序,购房者应及时向法院申报债权。在破产清算过程中,购房者的债权会根据法律规定的顺序进行清偿。一般来说,消费者购房人的债权在清偿顺序上有一定的优先性,但具体情况还需根据实际的破产财产情况来确定。

关于钱的问题,如果通过解除合同要求返还购房款,在开发商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情况下,购房者有可能拿回部分或全部款项。若开发商破产,购房者申报债权后,需等待破产清算结果,按照清偿顺序获得相应的赔偿。但如果开发商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购房者可能无法全额拿回购房款。购房者要及时采取合法有效的措施,积极维护自身权益。

开发商跑路了购房者怎么办钱怎么办(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七十二条

清算期间法人存续,但是不得从事与清算无关的活动。法人清算后的剩余财产,按照法人章程的规定或者法人权力机构的决议处理。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清算结束并完成法人注销登记时,法人终止;依法不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清算结束时,法人终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七十三条

法人被宣告破产的,依法进行破产清算并完成法人注销登记时,法人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