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报销医保的医院主要包括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涵盖公立的各级别医院,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市级医院、省级医院等,也有部分符合条件的民营医院。
医保报销通常针对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公立医院,它们是医保报销的主要力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是基层医疗单位,承担着居民日常的基本医疗服务和预防保健工作。这些机构在医保报销政策上往往给予一定倾斜,报销比例相对较高,起付线较低,鼓励居民小病先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例如,在很多地区,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门诊费用的报销比例能达到 70%-80% 左右。
县级医院一般能提供较为全面的医疗服务,对于一些常见疾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它也是当地居民就医的重要选择之一,医保报销政策也较为完善,住院报销比例通常在 60%-80% 不等。
市级医院和省级医院属于较高层级的医疗机构,具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专业的医疗人才,能够诊治一些疑难杂症和重大疾病。不过,由于其医疗资源相对稀缺,医保报销比例可能会比基层医疗机构略低,但对于符合规定的费用仍然可以进行报销。
除了公立医院,部分民营医院也被纳入了医保定点范围。这些民营医院经过严格的审核和评估,在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达到了医保部门的要求。患者在这些民营定点医院就医,同样可以享受医保报销待遇。在选择就医医院时,参保人可以通过当地医保部门的官方网站、服务热线等渠道查询具体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名单,以确保就医费用能够顺利报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八条
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九条
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中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方便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