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立案后多久拘留人没有明确的时间规定。一般情况下,在确认驾驶人属于醉驾后,若符合拘留条件,公安机关可能会立即采取拘留措施;若案件需要进一步侦查、检验鉴定等,可能会在相关程序完成后再进行拘留,时间可能从几天到数周不等。

醉驾是指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驾驶行为,这种行为涉嫌危险驾驶罪。当交警在执法过程中发现驾驶人有醉驾嫌疑时,会进行呼气酒精测试,若测试结果达到或超过醉驾标准,通常会进行血液酒精含量检验鉴定。

在立案环节,公安机关在拿到血液酒精含量鉴定报告,确认驾驶人属于醉驾后,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立即拘留。如果驾驶人当场被查获且证据确凿,同时符合拘留条件,比如没有不适宜拘留的身体状况等,公安机关可能会立即对其采取拘留措施,将其带到看守所羁押。

实际情况中可能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导致拘留时间延迟。例如,在案件侦查过程中,可能需要对其他相关证据进行收集和固定,像调查驾驶人的行驶轨迹、是否有同车人员等情况。血液酒精含量检验鉴定也需要一定时间,一般鉴定机构会在收到血液样本后的一定时间内出具鉴定报告,这个时间可能是几天。

而且,如果驾驶人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患有严重疾病、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等,可能会被采取取保候审等其他强制措施,而不是直接拘留。所以,醉驾立案后到拘留人的时间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标准。

醉驾立案后多久拘留人(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