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工资通常是扣除五险一金之前的钱。
基本工资是劳动者所得工资额的基本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劳动合同约定或国家及企业规章制度规定的工资标准计算的工资。一般来说,在讨论基本工资时,指的是应发工资,也就是尚未扣除五险一金、个人所得税等各项费用之前的工资数额。
从法律法规角度来看,相关劳动法规在规定工资标准、加班工资计算基数等内容时,所提及的工资大多是基于应发工资概念。例如,在计算加班费时,是以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作为基数,这里的工资就是包含了各种可能会被后续扣除项目的应发工资,而基本工资作为工资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是未扣除五险一金的金额。
从企业薪酬体系角度分析,企业在制定工资结构和发放工资时,会先确定员工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等各项工资组成部分的数额,加总得到应发工资。然后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从应发工资中扣除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以及个人所得税等,最终得到员工实际到手的工资,也就是实发工资。比如,某员工的基本工资是 5000 元,企业按照规定为其缴纳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大约为 500 元,同时扣除个人所得税等,最终实发工资可能是 4000 多元。这里的 5000 元基本工资就是未扣除五险一金之前的金额。
在实际的工资条中,也能清晰看到工资的构成和扣除项目。工资条上会明确列出基本工资、奖金、补贴等应发项目,以及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金额、个人所得税等扣除项目,通过对比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基本工资是未扣除五险一金的数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