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没有“故意伤害他人财物罪”,与之相关的是故意毁坏财物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此罪的构成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公私财物的毁坏,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过失毁坏公私财物的,不构成此罪。

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毁灭,是指用焚烧、摔砸等方法使物品全部丧失其价值或使用价值;损坏,是指使物品部分丧失其价值或使用价值。关于“数额较大”和“数额巨大”的标准,在不同地区可能会因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数额较大”通常指毁坏财物价值在5000元至1万元以上;“数额巨大”一般指毁坏财物价值在5万元以上。

“其他严重情节”,通常包括毁坏重要物品损失严重的;毁坏手段特别恶劣的;毁坏急需物品引起严重后果的;动机卑鄙企图嫁祸于人的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比如毁坏他人重要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经营或者造成其他特别重大损失等情况。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量刑,法院会综合考虑犯罪行为人的犯罪动机、犯罪手段、毁坏财物的价值、造成的后果等多方面因素。如果犯罪嫌疑人有自首、立功、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并取得谅解等情节,在量刑时可能会从轻处罚;相反,如果犯罪情节恶劣、拒不认罪等,可能会从重处罚。

故意伤害他人财物罪怎么判(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五条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