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试用期超过法律规定标准且已履行的,需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当用人单位违反上述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并且该超过法定标准的试用期已经履行时,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三条,用人单位应当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例如,小李与公司签订了一年期的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为三个月,而法律规定一年期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那么多出来的一个月就属于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如果小李试用期满月工资是5000元,公司就需要额外支付小李5000元作为赔偿金。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赔偿金是对用人单位违法行为的一种惩罚性赔偿,目的在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劳动者在遇到试用期超过法定标准的情况时,可以通过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等合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