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赔不起时,可与受害人协商分期赔偿,若有保险可由保险公司承担部分赔偿责任;若实在无力赔偿,受害人可向法院起诉,经法院审理判决后,若仍无法履行赔偿义务,受害人可申请强制执行,肇事方可能会面临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后果。

在肇事赔不起的情况下,首先可以尝试与受害人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协商。积极表明自身的赔偿意愿和目前面临的经济困难状况,争取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分期赔偿方案。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够给予受害人一定的赔偿保障,也能缓解肇事方当下的经济压力。

如果肇事车辆购买了相关保险,如交强险、商业三者险等,应及时联系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会在保险责任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例如,交强险会在责任限额内对受害人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进行赔偿,商业三者险则可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进一步补充赔偿。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肇事方的赔偿负担。

若双方协商不成,受害人可能会选择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具体案件事实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在判决书生效后,肇事方就需要按照判决内容履行赔偿义务。

如果肇事方确实没有能力一次性支付全部赔偿款,法院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在执行阶段考虑肇事方的经济状况,裁定分期偿还。但如果肇事方有能力履行却拒不履行赔偿义务,受害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采取多种强制执行措施,如查询、冻结、划拨肇事方的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其名下的财产等。

若肇事方长期拒不履行赔偿义务,还有可能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一旦被列入该名单,肇事方在很多方面都会受到限制,比如限制高消费,不能乘坐飞机、高铁,子女上学、就业也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等。同时,情节严重的,还可能会面临司法拘留甚至是刑事处罚。所以,肇事方即便暂时赔不起,也应该积极面对,尽力履行赔偿责任。

肇事赔不起怎么办理(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七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