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婚前协议书需确保双方自愿平等,明确协议内容,采用书面形式,最好进行公证。先由双方沟通协商确定协议条款,再起草协议,最后签字确认。
婚前协议书是指将要结婚的男女双方为结婚而签订的、于婚后生效的具有法定约束力的书面协议。以下是签订婚前协议书的具体步骤和要点。
明确签订前提:签订婚前协议的首要条件是双方自愿且平等。这意味着任何一方都不应受到强迫、威胁或欺诈。双方应在充分理解协议内容和后果的基础上,自主决定是否签订协议。
确定协议内容:婚前协议的内容通常包括财产分配、债务承担、婚后生活的一些约定等。在财产方面,要明确双方婚前财产的范围和归属,以及婚后财产的分配方式。例如,哪些财产属于个人财产,哪些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或一方去世时如何分割。对于债务问题,也要明确各自婚前债务的承担方式,以及婚后可能产生的债务如何分担。还可以约定一些关于婚后生活的事项,如生育计划、家务分工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协议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采用书面形式:婚前协议必须采用书面形式,以确保协议内容的明确性和可证明性。书面协议应清晰、准确地表达双方的意愿和约定,避免使用模糊或歧义的语言。
起草协议:双方可以自行起草婚前协议,也可以委托律师起草。如果自行起草,要确保协议条款完整、合法。委托律师起草则能保证协议符合法律规定,避免出现漏洞。在起草过程中,双方应充分沟通,对每一条款进行仔细斟酌。
签字确认:双方在仔细阅读并理解协议内容后,在协议上签字。签字时最好有见证人在场,以增强协议的证明力。
考虑公证:虽然婚前协议不公证也具有法律效力,但公证可以进一步增强协议的证明力和公信力。公证机构会对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确保协议符合法律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