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错方提出离婚时,财产分割一般先由双方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并且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在法律层面,对于离婚时的财产分割有着明确的规定和原则。夫妻双方有平等分割共同财产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这意味着,当过错方提出离婚时,双方可以先自行协商财产分割的方案。

如果双方无法协商一致,就需要由法院介入。法院在判决时,会充分考虑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这一原则。对于婚姻中的过错方,法院可能会在财产分割上对其作出少分的判决。这里的过错,通常包括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重大过错行为。

除了财产分割的倾斜,《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还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二)与他人同居;(三)实施家庭暴力;(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五)有其他重大过错。也就是说,无过错方不仅可能在财产分割上获得更多份额,还可以要求过错方给予损害赔偿。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需要注意的是,在分割财产时,法院会明确区分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个人财产一般归个人所有,不参与分割。而对于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通常包括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等。过错方提出离婚时,财产分割会综合多方面因素,以保障公平和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

过错方提出离婚财产怎么分割(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九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