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赃枉法”中的“枉”意思是歪曲、违背。该成语指贪污受贿,违犯法纪。

“贪赃枉法”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从构词和语义角度来看,“贪赃”描述的是接受贿赂、非法获取财物的行为,涉及经济层面的不正当利益。而“枉法”强调的是对法律的破坏和违背,其中“枉”起到了关键作用。“枉”的本义包含弯曲、不正直的意思,在“贪赃枉法”这个语境中,它表示执法者或者相关人员不按照法律的规定公正执行,而是歪曲法律条文、违背法律的公平正义原则,以满足个人私利。

在法律实践和社会生活中,贪赃枉法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执法人员肩负着维护社会秩序和法律尊严的重任,他们本应严格依法办事,确保法律的公正实施。当有人受到金钱、利益等诱惑,接受了贿赂,就可能会做出违背法律的行为。比如,在司法审判中,法官收受贿赂后,可能会故意做出不符合事实和法律规定的判决;在行政执法中,执法人员可能会因收受好处而对违法行为视而不见,或者对合法行为进行不当处罚。这些行为都是“贪赃枉法”的具体体现,极大地损害了法律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枉”在“贪赃枉法”中准确地传达了对法律的扭曲和违背这一核心含义,让人们清晰地认识到这种行为的本质和危害。我国法律对贪赃枉法行为制定了严格的惩处措施,以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正常秩序。

贪赃枉法中的枉是什么意思(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九十九条

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